3D列印已在全球列為創新的科技應用技術,應用範圍包括:製造業、醫療保健業、教育、專業服務、個人消費等。3D列印在運作時會排放奈米級的細微顆粒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,作業時應注意環境的通風換氣,必要時要配戴適當的個人防護具,以確保作業安全。
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(以下簡稱勞動部勞安所),針對國內3D列印產業進行五家現場環境採樣及問卷調查。各場域採樣結果,幾何平均粒徑(Geometric mean diameter,GMD)介於30.91 ~ 55.20奈米(nm),超細懸浮微粒(<100奈米)產生率為每分鐘1.15 × 1010 ~ 4.90 × 1012 顆,平均濃度為每立方公分2.31 × 103 ~ 2.95 × 105 顆,類似過去相關3D列印研究之濃度範圍測量值。由於3D列印產生之微粒逸散,具危害暴露塑膠、金屬及添加物微粒成分。直徑在100nm以下超細懸浮微粒,易沉積人體肺泡及進入血液循環,長期暴露可能會造成呼吸道與心血管的健康影響。由問卷調查顯示,300位3D列印作業勞工,認為在工作環境可能遇到的危害,包含:工作姿勢不良(102人)、切割擦傷(96人)、灰塵(92人)、噪音(69人)、異味(64人)等(如圖1)。認為工作需改善的問題,包含:工作姿勢不良(71人)、噪音(58人)、空氣太髒(54人)、切割擦傷(46人)等(如圖2)。
因3D列印作業仍具有潛在危害,建議3D列印作業勞工應做好防護措施:
1.列印時設定較低噴嘴溫度或使用低逸散材料。
2.人員需定期接受正確和安全操作培訓,及使用適當個人防護設備,如:穿戴化學防護手套,含有護罩或面罩之安全眼鏡、選擇適當呼吸防護具。
3. 3D列印機加裝外殼及局部排氣通風(如圖3)。
資料來源: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